近日,由于受一股强冷空气影响,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大风降温,局地降温超过12℃。
由于低温突然来袭,很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突然飙升,像“坐过山车”一样,从而诱发脑卒中、急性心肌缺血。
01警惕气温骤降血压飙升
80岁的巴大爷,高血压多年,平时规律口服降压药物,血压控制较为理想,此次降温后血压突然飙升至190/100mmHg,导致头晕、胸闷不适,经积极治疗,调整降压药物,血压逐渐将至140/80mmHg,头晕、胸闷不适症状缓解,从而有效避免脑卒中、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严重危害,转危为安。
02高血压并发症
此次低温来袭,突然升高的血压诱发部分患者出现了急性脑卒中、急性心肌缺血甚至急性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并发症,由于血压升高导致的急性心梗手术同时也在攀升。
为此,北京军颐中医医院高亮医生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:低温来袭,注意测量血压。
高亮医生介绍,目前已进入深秋,气温波动较大,很快就会进入冬季,冬季的平均收缩压比夏季高12mmHg,平均舒张压比夏季高6mmHg,气温每下降1℃,收缩压就上升1.3mmHg,舒张压上升0.6mmHg。
高血压偏爱冬天,而冬天却是血压的克星,气温低是会引起血压升高,在寒冷环境中,由于寒冷的刺激,可以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,体内分泌肾上腺素、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的激素增多,机体代谢率增高,外周血管收缩,心率增快,心肌收缩力增强,心输出量增加,从而使血压升高。
冬日正是脑卒中、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,稍不留神就会疾病缠身!
当气温骤降后,高血压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,根据血压的情况必要时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量,使血压长期控制达标,避免因为血压升高发生一些不良的后果。
所以高血压的患者在冬天应该注意保暖,防止由于受寒而引起血压升高,从而引起血压的波动。
03预防与治疗
同时,中医“未病先防、既病防变、已变防衰”的防治策略,在高血压的预防、治疗、康复等不同阶段均有独特的指导意义。
中医辨证论治(中药汤剂、中成药制剂)、中医特色适宜技术(针灸、推拿、耳穴贴压等)、传统运动方式(太极、八段锦)以及中医综合调理等在高血压防治中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,更有助于高血压多种虚实病证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,症状改善,血压稳定,从而降低心血管总体风险。
高亮医生提醒大家,控制高血压,调节生活方式也很重要。控制高血压,除了用药,改善生活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调节血压。
1、控制体重
大量过剩的脂肪会增加心脏负担和血管阻力,从而诱发高血压。有研究显示,肥胖群体体重每减少1kg,血压可下降1mmHg。体重指数(BMI)越大,血压长期增高的几率越大,BMI≥24 kg/m2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~4倍。
2、低盐饮食
美国高血压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和低脂奶制品,减少食用钠盐、胆固醇、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。
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吃盐越多的地区高血压病人越多,限盐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5~6mmHg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每人每天摄入的盐最好在6克以下。
3、适当补钾
钾元素能促进人体内钠的排出,并抑制肾脏激素的分泌,降低血管压力。每天摄入3600mg的钾有保护血管、预防高血压的作用,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多食用含钾食物。
含钾的食物有香蕉、莲藕、土豆、红薯以及菠菜、芥蓝等绿叶蔬菜,或者部分群体也可以用低钠高钾盐代替普通钠盐。
4、合理运动
坚持有氧运动、抗阻训练、柔韧性训练等多种运动形式都有调节血压的作用,平均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5~8mmHg。
最为简单易行的运动就是步行,每天花费30~60分钟,或者一口气走上3000~6000步,能明显改善心肺功能,还能延缓骨骼和肌肉的衰老。除此之外,慢跑、骑自行车、瑜伽、打太极拳等也有不错的效果。但运动得循序渐进,量力而行。
5、戒烟限酒
高血压患者戒烟限酒很有必要。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会刺激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,加快心率,并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激素,通常吸一支烟后收缩压就可能会增高10~25mmHg。
有调查显示,每日饮酒30ml,高血压的患病率增加50%。所以建议男性每日摄入酒精量不超过25g,女性不超过12g,而血压偏高的人最好不要饮酒。
天气渐冷,更要关注血压
用药谨遵医嘱,千万别随意停药哦
生活中的辅助控压方式,不妨做起来,避免血压较大波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