躁郁症?
乍一听,感觉和抑郁症、焦虑症等,是一回事。
对此,我们大多数人,会有个极为粗陋的印象:
轻一点的,也许就是心情不太好;
稍重一点的,可能是性格缺陷吧;
非常严重的,还有什么好说的,那是神经病啊。
不仅世俗这么看,很多时候,患者自己也在一步步陷入误解中,延误了确诊及治疗的最佳时机。
为让你我更清楚地了解躁郁症到底是什么,特意将这部纪录片分享给大家——《躁郁症的那点事》
片名看上去,轻描淡写。但“那点事”,足足讲了120分钟。
01
躁郁症,那点事儿
躁郁症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,医学界又将其称为“双相障碍(Bipolar Disorder)”,或“双相情感障碍(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)”,指既有躁狂、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。
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是躁郁症的明显特征。
抑郁发作时,有着单相抑郁发作时“三低”的核心特征:
心境低落,悲观绝望
思维迟缓
意志活动减少
而躁狂、轻躁狂发作时,主要表现为“三高”的特点(持续时间至少1周):
心境高涨,喜悦兴奋的情绪持久、强烈
个体的思维比语言表达的频率更快,且在不同话题之间快速转换
活动增多,制定的计划宏大、不切实际
躁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发病比例较高,同时,这也加大了疾病诊断的难度。
很多研究证明,大约3/4的患者是在20岁以前发病,大约50%的患者在15岁左右发病,这是这个疾病的特点。
由于发病时,不一定每个人都出现非常典型的症状,常让人误以为只是青春期的叛逆,或者是“不良少年”,因此确实很容易被误诊和漏诊。
02
常被“包装”成天才病
受各种人物传记、电影等影响,躁郁症一定程度上常被“包装”成了一种浪漫的天才病:
“德国音乐家舒曼也患有躁郁症,研究者曾以舒曼作为研究对象,发现他在躁狂发作时所创作的作品量是抑郁时期的5倍。
写出《芳华》、《金陵十三钗》等作品的作家严歌苓,曾在访谈中说躁郁症让她一直保持着灵感充沛的写作状态。
画家梵高在创作《星月夜》、《向日葵》、《麦田与收割者》等作品过程中,一直处于躁郁症发作状态,发病期间他切下自己的耳朵,后来直接开枪自尽。”
躁郁症本质上是一种心境障碍,情绪、思维、精力和行为的变化十分极端,通常以抑郁和狂躁交替发作呈现。
抑郁发作的时候与抑郁症相似。
躁狂发作通常伴随自己无所不能的心境,有些人会在躁狂发作时体验到超出平时的想象力,天马行空,自我膨胀,所以适合于创作。
但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,躁狂带来的并不是灵感,而是伴随着不计后果的行为 (如挥霍无度、参与无保护的性行为)。
03
躁郁症,如何来治愈
目前一般认为药物治疗是最好的选择,因为药物治疗能较快的控制症状,诸如抗抑郁药、抗躁狂药和抗精神病药物等等。另外,还需要结合一些心理治疗。
1、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躁郁症最重要的治疗方式,目前多以心境稳定剂(锂盐、丙戊酸盐、卡马西平等)作为一线用药。虽然该病目前还无法治愈,但长期、规律地服药,可有效减轻疾病的发作次数及发作严重程度。
2、心理治疗躁郁症的治疗需要医生和患者的良好合作,不同患者的表现不一样,用药量不一样,心理干预也不一样。根据患者的家庭环境、社会因素等,医生往往要制定针对个体的治疗方案。
建议坚持用药和规律生活,这对于保持患者情绪和病情的稳定非常重要。如果停药或不规律作息,很有可能导致病情复发。
下一篇:没有了